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與文化政策研究
Anthropology and Cultural Policy Study 
開課學期
101-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陳其南 
課號
Anth5078 
課程識別碼
125 U274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201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文化人類學次領域課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 以社區共同體概念為核心,探討人類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社區論述; 2.分別從公共性、經濟生產、空間生態、文化生活等面向,探討社區在傳統、現代性和當代處境中所呈現的特質差異; 3.探討社區營造以文化計畫作為一種公民賦權行動的介入模式之理念和技術。 

課程目標
1.瞭解和體驗當代情境中不同社區生活型態的本質; 2.學習參與社區行動的觀念與技術;3.反思人類學的田野研究和社區日常生活文化課題。

課程進度:
各週單元主題(內含案例和田野參訪)
一、人類學與社區研究
二、社區發展(Community Development)理論
三、家族、部落與社區
四、城邦時代的市民與國家社區
五、公(市)民社會理論 (地方自治與社區能力)
六、社區與現代國家治理 (公共資源分配與第三條路)
七、鄉民經濟與資本主義的衝擊
八、社區作為一種經濟生產方式(部落、鄉村與街區)
九、傳統社區生活的公共性脈絡
十、文化(藝術)在前現代社區中的作用
十一、破碎的現代性家庭與社區生活
十二、社區的生態環境意識
十三、社區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與賦權(empowerment)
十四、文化、學習與社區(現代的涵化)
十五、社區日常生活的理論
十六、藝術的公共參與美學公共性
十七、社區作為一種技術與葛蘭西理論
十八、社區營造運動的跨國比較
 
課程要求
視修課學生人數,採取分組或個別選擇社區案例,就相關主題進行資料收集與田野參訪,並於課堂上提出報告和討論,最後整理成期末作業。

評量方式:
上課出席率20%
課堂表現和期中作業 30%
期末作業 5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Bauman, Zygmunt 2001 Community.: Seeking Safty in an Insecure World. Polity.
*Bennett, Tony. 1998. 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
*----- 2007 《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王杰等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Bocock, Robert Hegemony (文化霸權),田心喻譯。
Bradford, Gary and Wallach. 2000.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Policy Perspectives for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Clinton, Hillary R. 1996 It Takes a Village (同村協力),呂麗蓉譯,遠流出版。
Crehan, Kate. 2002. Gramsci, Culture and Anthropology. Uni. Of California Press.
Cresswell, Tim. 2004. 《地方:技藝、想像與認同》。
*Delanty, Gerard 2003 Community. Routledge.
Gramsci, Antonio. 1985. Selections from Cultural Writings. ‘Class Culture and Hegemony’, “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Gupta and Ferguson. 1997. 2 articles by the editors in 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Duke University Press.
Hersch, Charles 1998 Democratic Artworks: Politics and the Arts from Trilling to Dylan. SUNY.
*Jacob, Mary Jane, M. Brenson and Eva M. Olson 1995 Culture in Action : A Public Art Program of Sculpture. Chicago.Bay Press.
*Kershaw, Baz 1992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Radical Theatre as Cultural Intervention. Routledge.
----- 1999 The Radical in Performance: Between Brecht and Baudrillard. Routledge.
*Keane, John 1998 Civil Society: Old Images, New Visions. Stanford.
Maffesoli, Michel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 Sage.
Morley and Kevin, 2001.《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與文化邊界》。第五章。
Nancy, Jean-Luc 2007《解構共通体》,郭建玲等譯,上海世紀出版。
*Radhakrishman, R.〈走向有效的知識份子:福柯還是葛蘭西〉,《知識份子;美學、政治與學術》 (Bruce Robbins編)。
Stevenson, Nick, ed., 2001. Cultural Citizenship (文化與公民身份).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Tonnies, Ferdinand 1887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ommunity and Society)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林榮遠譯,北京大學出版。
鄧正來等編 2002《國家與市民社會: 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中央編譯出版社。
*蘇昭英、蔡紀勳,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
汪暉 陳燕谷(編) 1997《文化與公共性》,三聯書店。
*曾旭正 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遠流。
*---- 2009 《在社區營造藝術》,台南藝術大學。
*西村幸夫 《再造魅力故鄉》,王惠君譯。
*林茂賢 2006《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前衛出版。
*鍾喬1994《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書林出版。
鍾明德 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書林出版。
容世誠 1997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麥田。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